39周孕妇建议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检查能评估分娩出血风险,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对存在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尤为重要。
1、评估出血风险:
妊娠晚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查可预测产后大出血概率。数据显示未进行凝血筛查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筛查组高2.3倍,尤其对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更具必要性。
2、监测妊娠并发症:
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常伴随凝血异常。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2g/L时胎盘早剥风险增加5倍,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能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倾向。
3、指导分娩方式:
凝血指标异常可能影响麻醉选择,如血小板<80×10⁹/L需谨慎实施椎管内麻醉。国际指南建议剖宫产前必须完成凝血四项检测。
4、排查遗传性疾病:
约7%孕妇携带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基因,凝血检查能发现潜在的血友病携带者。这类孕妇分娩时需提前备好冷沉淀或凝血因子制剂。
5、保障新生儿安全:
母体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新生儿颅内出血。研究显示产前未纠正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孕妇,其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发生率高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