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肾性血尿不一定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判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血尿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及链球菌感染证据。
1、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为突发的血尿,常伴茶色或洗肉水样尿,同时可能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约80%患者伴随高血压,儿童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高血压脑病症状。部分患者有少尿或无尿,需与单纯肾性血尿的无水肿、无高血压表现相鉴别。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显示变形红细胞尿及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低于3.5克。血清补体C3在发病初期明显下降,6-8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这是与单纯肾性血尿鉴别的关键指标。
3、病理特征:
肾活检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颗粒样沉积。电镜下观察到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是确诊依据,而单纯肾性血尿通常表现为轻微系膜增生或正常肾小球结构。
4、病程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病,儿童预后良好,成人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炎。单纯肾性血尿病程较长但肾功能稳定,二者可通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动态监测进行区分。
5、鉴别诊断:
需排除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继发性因素。对于持续血尿伴蛋白尿超过3个月或肾功能恶化者,建议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日常需注意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出现水肿时应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4周,待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后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