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过氧化物酶体功能障碍导致极长链脂肪酸异常堆积,引起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损害。该病可分为儿童脑型、青少年型、成人型等临床类型,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视力听力下降、肾上腺功能不全。
1、遗传机制: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由ABCD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缺陷会导致极长链脂肪酸β氧化障碍,使其在脑白质、肾上腺皮质等组织中异常蓄积,造成髓鞘形成障碍和器官损伤。男性患者症状较重,女性携带者可能出现轻微症状。
2、病理特征:
疾病核心病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肾上腺皮质萎缩。脑部病变以枕叶、胼胝体等区域最为显著,显微镜下可见髓鞘崩解、胶质细胞增生。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出现特征性的板层状包涵体,导致皮质醇合成能力下降。这些病理变化与极长链脂肪酸沉积直接相关。
3、临床表现:
儿童脑型最常见,4-10岁起病,早期表现为学习困难、行为异常,逐渐进展为视力下降、听力障碍、痉挛性瘫痪。肾上腺功能不全可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易疲劳。青少年型和成人型进展较慢,可能以脊髓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部分女性携带者会出现轻度运动障碍。
4、诊断方法:
血浆极长链脂肪酸检测是首选筛查手段,患者C26:0水平明显升高。基因检测可确诊ABCD1基因突变。脑部MRI显示枕叶白质对称性T2高信号,具有特征性。肾上腺功能评估包括ACTH刺激试验和皮质醇检测。对于有家族史者,产前基因诊断可早期发现胎儿是否患病。
5、治疗原则:
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洛伦佐油可降低极长链脂肪酸水平,需配合低脂饮食。肾上腺功能不全需终身补充糖皮质激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早期脑型患儿可能延缓病情进展。康复治疗包括物理训练、语言训练等。基因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临床试验显示一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