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是鲤科鲢属鱼类的统称,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与草鱼、青鱼、鳙鱼并称“四大家鱼”,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鲢鱼是什么鱼吧!
一、生物学分类
鲢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鲢亚科、鲢属中大型淡水鱼类,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与草鱼、青鱼、鳙鱼并称“四大家鱼”,又与鳙鱼合称“鲢鳙鱼”。
二、形态特征
鲢鱼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头长约为体长的1/4,吻短,口宽,眼小,体被小圆鳞,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尾鳍深叉状,体背侧面呈暗灰色,下侧呈银白色,各鳍呈淡灰色。
三、分布范围
鲢鱼是中大型淡水鱼类,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型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黑龙江等水系,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西江河段等地最常见,人工养殖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在所有淡水鱼类中产量居首位。
四、生活习性
1、中上层鱼类:鲢鱼是中上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饵物环境等都会影响鲢鱼的活动水层。
2、滤食性鱼类: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鸡粪、牛粪等。
3、喜温性鱼类:鲢鱼是喜温性鱼类,喜在水温偏高的水域活动,最适宜生存水温约23~32℃,摄食临界温度约8~40℃,只要水温高于8℃且低于40℃时都能保持一定的摄食积极性。
鲢鱼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与草鱼、青鱼、鳙鱼并称“四大家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见个体一般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30~40千克,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鲢鱼种类及图片大全吧!
一、白鲢
白鲢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水鲢、跳鲢、鲢子等,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头长约为体长的1/4,体被小圆鳞,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尾鳍深叉状,体背侧面呈暗灰色,下侧呈银白色,各鳍呈淡灰色,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黑龙江等水系,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西江河段等地最常见。
二、大鳞鲢
大鳞鲢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大鳞白鲢,体侧扁而稍高,体长为体高的3.1倍、为头长的3.8~4.0倍,背部隆起高,腹部狭窄,腹缘弧形,体被小圆鳞,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喜栖息在水流缓慢、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体中,白天常潜伏在深水区,到了夜间再游到水面上摄食浮游生物。
三、花鲢
花鲢是鲤科鳙属淡水鱼类,学名鳙鱼,俗称胖头鱼、大头鱼、黑鲢等,体侧扁、稍高,腹部在腹鳍基部前较圆,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可达体长的1/3,背鳍基部短,胸鳍长,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尾鳍深分叉,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并具黑色小斑点,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