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拉肚子发烧可能由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肠道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止泻药物、退热药物、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患者会出现水样腹泻伴低热,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发热超过38.5℃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注意发病期间禁食油腻辛辣食物。
2、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脓血便伴高热寒战。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可口服盐酸小檗碱片,中重度需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需隔离治疗,餐具需煮沸消毒。腹泻期间建议食用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
3、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导致,常在进食后2-6小时突发剧烈腹痛腹泻。需立即停用可疑食物,轻度中毒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严重呕吐腹泻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恢复期应选择馒头、粥类等易消化食物。
4、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多见于夏秋季,表现为脐周绞痛伴水样便,体温多在37.8-38.5℃波动。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需注意便后洗手消毒衣物,防止家庭内传播。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黏液脓血便伴持续低热,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急性期需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患者需采用低纤维高蛋白饮食,避免乳制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