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肿了可通过冷敷、热敷、抬高患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肿胀通常由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骨折、关节脱位等原因引起。
1、冷敷
受伤后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冻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皮肤破损处不宜直接冷敷。
2、热敷
受伤48小时后改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和组织修复。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急性期过早热敷可能加重肿胀。
3、抬高患处
将肿胀部位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下肢受伤可平卧垫高患肢,上肢可用吊带悬吊。抬高时应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压迫血管。配合制动效果更佳。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双氯芬酸钠凝胶可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云南白药气雾剂能活血化瘀,活血止痛胶囊有助于消肿止痛。皮肤破损时慎用外用药。
5、手术干预
严重骨折或韧带断裂可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镜手术等。手术能修复受损组织结构,恢复关节稳定性。术后需配合石膏固定、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受伤初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和按摩患处,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剧烈疼痛、畸形、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就医,完善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