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凸起的疙瘩可能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或毛囊炎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热敷、药物或手术处理。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堵塞或外伤,轻微情况可自行缓解,持续增大或疼痛需就医。1. 淋巴结肿大
感染是耳后淋巴结肿大的主要原因,如咽喉炎、中耳炎或头皮毛囊感染。细菌或病毒刺激淋巴结免疫反应,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可能伴随压痛。急性期可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3天无缓解或出现发热,需排查结核或肿瘤转移。
2. 皮脂腺囊肿
皮脂分泌堵塞形成囊性包块,触诊有弹性感且与皮肤粘连。较小囊肿可外用维A酸乳膏软化角质,每日涂抹2次。直径超过1cm或反复感染者需手术切除,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囊壁,术后加压包扎3天。避免自行挤压,易导致感染扩散形成瘢痕。
3. 毛囊炎
毛发根部细菌感染引发红色丘疹,常见于出汗后清洁不足。初期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每日3次。形成脓头时需用无菌针头刺破排脓,再覆盖医用敷料。反复发作者可口服多西环素,同时更换透气枕套并避免抓挠。
日常护理需保持耳后清洁干燥,油性皮肤者每周用硫磺皂清洗2次。睡眠时避免压迫患处,新发肿物可拍照记录大小变化。若疙瘩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坚硬或伴随听力下降,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腮腺肿瘤或乳突炎。多数良性肿物通过规范处理可完全消退,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