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是常见的观赏型鱼类,俗称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等,因全身布满深蓝色纵纹酷似斑马而得名,性情温和且对水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单独饲养,亦可与其他品种观赏鱼混养,下面来看一看斑马鱼怎么分公母吧!
一、鱼种论述
斑马鱼是常见的观赏型鱼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酷似斑马而得名,俗称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二、生活习性
斑马鱼性情温和,喜结群游动,适应性强,易饲养,亦可与其他品种观赏鱼混养,最适生存水温20~23℃,杂食性,自然环境下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幼虫、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各种动物性饵料或干饲料。
三、公母辨别
1、公鱼:雄性斑马鱼体型细长,颜色略深,条纹比较显著,多深蓝色条纹间柠檬色条纹。
2、母鱼:雌性斑马鱼身体肥胖,颜色稍淡,蓝色条纹间银灰色条纹,性成熟后腹部肥大。
四、饲养方法
1、鱼缸:斑马鱼常见个体4~6厘米,数量少可用普通小鱼缸饲养,若数量较多建议用水族箱,鱼缸材质不管是玻璃鱼缸还是陶瓷鱼缸均可。
2、养水:斑马鱼最适温度20~23℃,最适pH约7.5~8.5,若用自来水要暴晒或静置2~3天后使用,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二氧化氯等杀菌剂。
3、喂食:斑马鱼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动物性饵料或干饲料,亦可购买观赏鱼专用配合饲料,每天建议喂两次,上午喂一次,下午喂一次。
4、换水:斑马鱼夏季三四天换一次,春、秋季一周换一次,冬季半个月换一次,每次换掉三分之一,并将残留的饲料、排泄物等打捞出来。
斑马鱼是常见的观赏型鱼类,亦称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等,原产于南亚,广泛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溪流中,现已广泛引种至美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地,下面来看一看斑马鱼繁殖周期及过程吧!
一、繁殖周期
斑马鱼是卵生鱼类,一般情况下4月龄便可进入性成熟期,但建议用5~6月龄的斑马鱼繁殖最好,繁殖周期约7天,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
二、繁殖条件
斑马鱼是不怕冷的热带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0~23℃,繁殖最适pH约6.5~7.5,最适水硬度约6~8,最适水温约25~26℃。
三、繁殖方法
斑马鱼喜自食其卵,繁殖缸中要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鹅卵石,繁殖时鱼卵可落入网板下面或鹅卵石缝隙中,等亲鱼产卵结束后及时捞出,12小时后发白的未受精卵可用吸管吸出。
四、幼鱼孵化
斑马鱼每次产卵300余粒,最多可达上千粒,水温24℃时受精卵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只需36小时便可孵化成仔鱼。
五、幼鱼管理
斑马鱼仔鱼孵化后不别急于喂食,水温25℃时孵化7~8天的仔鱼开始吃食,此时可投喂蛋黄灰水,孵化2周后可投喂水蚤、丰年虾卵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