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贫血可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贫血通常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或失血引起,长期未纠正可能引发多系统功能障碍。
1、器官功能损害
长期贫血会使组织持续处于缺氧状态,可能造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变。脑部缺氧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出现晕厥。肾脏长期缺血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水肿等症状。肝脏缺氧可能影响代谢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2、免疫力下降
贫血患者白细胞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反复感染。血红蛋白减少会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增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概率。感染后恢复期延长,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3、心血管疾病
慢性贫血会迫使心脏代偿性加强收缩,长期可导致心肌肥厚、心律失常。严重贫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4、生长发育障碍
儿童期长期贫血会影响体格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缺铁性贫血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孕妇贫血可能造成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5、内分泌紊乱
贫血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代谢异常。长期缺氧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引起月经紊乱、性欲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糖调节异常,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