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是鲿科鮠属淡水鱼类,俗称鮰鱼、江团、肥沱等,广泛分布于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中,肉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动物尸体等为食,下面来看一看长吻鮠是不是保护动物吧!
一、物种论述
长吻鮠是常见的经济型鱼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因吻颇尖且突出而得名,俗称鮰鱼、江团、肥沱等,外形和鲶鱼(鲶形目鲶科下属鱼类的统称)非常相似,但二者是两种不同的鱼类。
二、保护级别
长吻鮠是保护动物,2007年长吻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7年 ver 3.1),同年12月12日长吻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未经许可私自捕捞、贩卖野生长吻鮠属于违法行为。
三、分布范围
长吻鮠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中,尤以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最常见,朝鲜西部地区也分布,冬季集群在干流深水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值得注意的是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毒性在所有淡水鱼类中都算是强的。
四、生活习性
1、喜温性:长吻鮠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4~28℃,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15℃高于30℃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停止摄食。
2、底栖性:长吻鮠是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底层活动,喜栖息在水流缓慢、水深且水底多石块、树枝等隐蔽物的河湾、湖库等水体中,冬季集群在干流深水处夹缝中越冬。
3、肉食性:长吻鮠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偶尔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蝴蝶等昆虫。
4、夜行性:长吻鮠是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退化,眼球很小,白天藏在河底的草丛、石块下、树根下或深水底,到了夜晚才活动、觅食,全凭嗅觉和触须猎食。
长吻鮠是鲿科鮠属淡水鱼类,俗称鮰鱼、江团、肥沱等,广泛分布于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尤以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最普遍,常见个体1.5~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下面来看一看长吻鮠价格多少钱一斤吧!
一、鱼种论述
长吻鮠是常见的食用型鱼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鮠属淡水鱼类,亦称鮰鱼、江团、肥沱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007年12月12日长吻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二、参考价格
长吻鮠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型鱼类,零售价格一般12~20元一斤,具体价格因销售市场、生长环境等不同而不同,例如人工养殖的长吻鮠一般12~20元一斤,而自然环境中长大的长吻鮠几乎都在100元以上,但野生长吻鮠属于保护动物,未经允许私自捕捞、销售都属于违法行为。
三、分布范围
长吻鮠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中,尤以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最常见,朝鲜西部也分布,冬季在干流深水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被刺后立即出现出血、剧痛、灼热、肿胀、瘙痒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发烧。
四、营养价值
1、增强体质:长吻鮠有增强体质的功效,得益于长吻鮠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可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又是合成抗体的基础。
2、健脑益智:长吻鮠有健脑益智的功效,得益于长吻鮠富含DHA,DHA是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3、美容养颜:长吻鮠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得益于长吻鮠富含的维生素、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物质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