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于壮阳回春的药物主要有鹿茸、肉苁蓉、淫羊藿、锁阳、海马等,但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现代医学强调性功能障碍需明确病因,不可盲目服用传统药物。
一、鹿茸
鹿茸为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中医认为其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传统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现代研究显示其含多种氨基酸及生长因子,但需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临床常用剂型包括鹿茸片、鹿茸粉胶囊等。
二、肉苁蓉
肉苁蓉是列当科植物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主治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不育。其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类可能改善微循环,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常见剂型有肉苁蓉切片、肉苁蓉颗粒等,高血压患者慎用。
三、淫羊藿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传统用于肾阳虚型性功能障碍。现代药理证实其黄酮成分可扩张血管,但可能引起心悸等副作用。常用制剂包括淫羊藿苷片、复方淫羊藿口服液,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不宜使用。
四、锁阳
锁阳为锁阳科植物干燥肉质茎,主治阳痿滑精、腰膝痿弱。其多糖成分可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但实热证患者忌服。市售剂型主要有锁阳固精丸、锁阳补肾胶囊等。
五、海马
海马作为海洋药材,中医用于肾虚作喘、阳痿遗精。其活性肽可能影响性激素分泌,但捕捞过度已致资源濒危。现有海马巴戟天胶囊、海马多鞭丸等制剂,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