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塞流鼻血可能由鼻腔黏膜干燥、外力刺激、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加上频繁擤鼻涕或挖鼻孔等行为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1、鼻腔黏膜干燥
感冒时鼻腔分泌物增多,若环境空气干燥或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黏膜水分蒸发加快。干燥的黏膜脆性增加,轻微摩擦即可导致出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涕。若出血量少可压迫鼻翼止血。
2、外力刺激
频繁擤鼻涕、挖鼻孔或使用鼻腔冲洗器操作不当,可能直接损伤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血管网。该区域血管丰富且表浅,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感冒期间应减少鼻腔机械刺激,擤鼻涕时交替按压单侧鼻孔,避免同时用力擤双侧鼻孔。
3、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者在感冒期间可能合并过敏性鼻炎发作,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反复喷嚏会使鼻腔血管压力骤增,导致黏膜下毛细血管破裂。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局部炎症。
4、鼻窦炎
感冒后继发细菌性鼻窦炎时,脓性分泌物刺激黏膜可引发糜烂出血,常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症状。需通过鼻窦CT明确诊断,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5、血液系统疾病
少数情况下,反复鼻出血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这类患者除鼻出血外,往往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