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艾滋病病人的针扎到需要立即采取阻断措施,7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关键步骤包括伤口处理、风险评估、药物阻断和定期检测。1. 紧急伤口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15分钟,挤出伤口周围血液。避免用力挤压导致组织损伤。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覆盖无菌敷料。黏膜暴露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 专业风险评估
立即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会评估暴露源病毒载量、暴露深度和体液类型。针刺伤感染概率约0.3%,空心针头或深部伤口风险较高。存在可见血液或针头来自晚期患者需强化阻断方案。
3. 药物阻断方案
首选三联药物组合,28天连续服用。常见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或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拉替拉韦。出现恶心头痛等副作用时可调整用药时间或联用止吐药。严重过敏需更换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组合。
4. 监测与随访
用药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暴露后6周、12周和24周分别进行HIV抗体检测。避免无保护性行为直至最终检测阴性。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急性期症状需立即复诊。
暴露后阻断成功率可达80%以上,但必须严格按时服药。职业暴露者可申请工伤认定和免费药物。日常工作中应规范使用防护装备,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专用容器。正确处置和及时干预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