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技巧主要有抚触前准备、头部抚触、胸部抚触、腹部抚触、四肢抚触、背部抚触、抚触后安抚等七个方面。抚触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增强亲子情感交流。
一、抚触前准备
抚触前需确保环境温暖舒适,室温维持在26-28摄氏度,准备干净的抚触台或软垫。操作者应修剪指甲,洗净双手,使用婴儿专用抚触油预热至接近体温。抚触时间选择在新生儿清醒且进食后1小时左右,避免刚喂奶或饥饿时进行。抚触过程中需观察新生儿反应,若出现哭闹、烦躁应暂停。
二、头部抚触
用双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至太阳穴,重复3-5次。接着从下颌中央向外上方滑动至耳前,形成微笑状。然后用指腹从头顶向枕后轻柔梳理,避开囟门区域。头部抚触有助于缓解新生儿产道挤压带来的不适,促进面部神经发育。操作时力度需轻柔,避免压迫眼球和耳朵。
三、胸部抚触
双手平放在新生儿胸部中央,沿肋骨走向向两侧外推至腋下,呈交叉心形动作。重复5-8次,力度均匀缓慢。胸部抚触能促进呼吸肌发育,增加肺活量。注意避开乳头区域,抚触时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若出现呼吸急促应立即停止。早产儿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新生儿需谨慎进行。
四、腹部抚触
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经右上腹、左上腹至左下腹,完成一个完整的肠道走向按摩。重复6-10圈,力度适中。腹部抚触可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和便秘。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需避开脐部,腹胀明显或进食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若触及包块或新生儿哭闹剧烈需及时就医。
五、四肢抚触
从近端向远端轻柔挤捏上肢和下肢,如同挤牛奶动作,每肢重复3-5次。然后用手掌包裹肢体做螺旋式按摩,最后轻拉手指和脚趾。四肢抚触能增强肌肉张力,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肢体活动度,发现关节僵硬或不对称应及时就医。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四肢抚触时间不宜过长。
六、背部抚触
新生儿俯卧位,双手平放背部上端,交替向下推抚至臀部,重复5-8次。然后用指腹沿脊柱两侧从上至下做小螺旋按摩。背部抚触有助于放松神经,改善睡眠质量。操作时需稳固托住新生儿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有皮疹或破损时暂停抚触,脊柱发育异常者禁用此法。
七、抚触后安抚
抚触结束后用温暖毛巾轻轻擦拭多余抚触油,给新生儿穿戴整齐。可进行拥抱、轻声哼唱等亲子互动,观察15分钟无异常后再放回婴儿床。完整抚触过程应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1-2次为宜。发现皮肤过敏、体温异常或持续哭闹应暂停抚触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