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降价”的细节以及对电动车企业的销售比例并未透露。
电动车普及率日益提升,部分品牌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 对于一些主打燃油车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日子也不好过。
作为吸塑制品、刹车踏板、座椅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东实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实股份”)提交招股书,开始冲刺创业板上市。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东实股份的收入依赖于东风集团等燃油车客户。 3月以来,“东风系列”主要品牌终端销量大幅下滑。 会对东实股份产生怎样的传导作用? 另一方面,招股书并未披露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占比,可能会遭遇监管部门的重点问询; 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约5%,与主机厂议价能力不足,但招股书并未披露产品年度降价的详细安排。
依靠“东风”客户
东实股份营业收入高度依赖“东风系”等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东势股份“业务与乘用车并举”,围绕车身、底盘、动力三大系统,形成了品类较为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并拥有一批专、特、新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热成型产品和制动踏板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在商用车领域,公司产品包括保险杠总成、储气系统总成、动力总成悬置、气缸垫等。 、高压油管等行业领先。
同时,公司与东风李尔、东风康明斯排放等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为整车制造商提供汽车座椅、发动机排放处理系统等产品。 其中,东风李尔座椅年产能超过300万套; 东风康明斯排放是全球领先的独立商用车排放处理系统制造商之一,自成立以来已交付超过130万套排放处理系统。 此外,公司参股设立的东风采埃孚商用车减震器生产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前列。
2020年至2022年,东实股份前五名客户(同一控制下及合并口径下)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32%、79.20%和69.18%。 更大的影响。 资料显示,这些客户都是“东风系”旗下的各大企业。
3月,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 东风汽车成为主要补贴对象,包括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标致等,最高补贴9万元。 大幅降价后销量依旧下滑: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489.HK)此前公布,2023年1-5月累计汽车销量为76.64万辆,同比下降22.8%。 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5月累计销售汽车87万辆,同比下降25.8%。
“对于汽配企业来说,每年降价其实是汽配行业的通行做法,一般每年的降价幅度在3%左右,还要根据市场情况重新协商。” 某汽配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刺激消费,导致车企利润进一步下滑。 他们有很大的动机将成本压力传递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此外,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集中度较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将逐渐被压缩。 很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半年可能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
主要产品份额约5%,“年度降价”细节尚未披露
在招股书中,东势股份并未详细披露与客户就产品“年降”达成的详细协议,也未披露主要产品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中的占比。 从披露情况来看,这很有可能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问询对象。
“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2年)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5.41%、14.80%和15.27%。公司综合毛利率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及上游元器件供应商采购价格,以及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客户,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挖潜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若公司募投项目投产或新开发产品不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可能下降。 东实股份在招股书中称。
招股书还称,发行人的主要原材料为外购件和车用钢铝等,主要原材料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 报告期各期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7.96%、75.88%和74.81%。 材料成本在公司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
“虽然产品部分主要原材料由客户采购,但公司无需承担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当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时,客户会酌情考虑调整产品价格,但总体而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无法完全转移,毛利率仍将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东实股份表示。
在对燃油车发动机缸体生产企业成都正恒动力有限公司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问询函中,监管部门提出如下要求:“补充说明主要客户是否与发行人达成一致意见是否存在年度降价安排,如有,请说明年度降价产品的种类、降价幅度、实施期限及报告期内的实际执行情况;区分年度降价产品和非年度降价产品,列示各期收益及占比,结合上述情况对业绩的影响分析年度减持政策对发行人业务的影响。
东实的大部分主要产品,包括热成型件和刹车踏板,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 如此分散的产业结构,也让人对东实与整车厂的价格谈判感到担忧。 能力。
电动车未公开产品占比
东势股份并未披露燃油车与电动车在主要产品应用上的占比。
东势股份表示:公司在巩固传统燃油车产品和市场的同时,紧跟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将公司战略发展脉搏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对接。 近年来,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投资,在动力电池模组、驱动电机等领域积极布局,提升公司未来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发行人主要产品在传统动力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应用量和占比,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对发行人经营业绩的影响。” 奥特轴承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询价函中均有提及。
6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5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5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增长9.4%和10.3% -月和同比增长21.1%和27.9%。 . 1-5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增长11.1%。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在问询函中,监管部门将要求东实详细披露与大客户的年度降价协议,以及相关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以及毛利率变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考虑到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普及率已达30%,东实也将被要求披露在燃油车和电动车应用方面的营业收入占比,并回应电动化更详细的时代。 战略计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