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风吹后头痛可艾灸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大椎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风寒侵袭头部经络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帮助疏散风寒、通络止痛。
1.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艾灸该穴位可升举阳气、醒脑开窍,对头顶部胀痛、头晕症状有改善作用。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艾条距离皮肤保持3-5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2.风池穴
风池穴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艾灸此处能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特别适合后脑勺僵痛、颈部不适的情况。可与风府穴配合使用,但局部有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
3.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可缓解偏头痛、太阳穴跳痛等症状,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操作时需避开眼睛,双侧可交替施灸,皮肤敏感者应缩短艾灸时间。
4.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作为止痛要穴,艾灸此处能远端调节头面部气血,对前额痛、牙痛伴随头痛均有效果。体质虚弱者灸量宜轻,局部有伤口时应暂停使用。
5.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可振奋阳气、驱散表寒,对风寒头痛伴肩背发紧效果显著。施灸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发热患者及阴虚火旺体质不宜使用。
艾灸后建议饮用温开水补充水分,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出现呕吐、视力模糊、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颅内病变。日常应注意头部防风保暖,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