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医学上,脱发又被叫做“雄激素性脱发”或者“脂溢性脱发”。这个问题在全球都很普遍,影响着成百上千万的人。脱发的原因很复杂,像遗传、荷尔蒙变化、营养不良、压力等,都是导致脱发的因素。那遗传因素对脱发到底有多大影响呢?
遗传因素对脱发有多大影响
遗传因素在脱发这件事上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男性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发现,男性脱发常常呈现出家族聚集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父亲或者家族里的直系亲属有脱发的情况,那么后代出现脱发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脱发相关的基因大多在X染色体上,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相比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一旦从母亲那里遗传到携带脱发基因的X染色体,就更容易出现脱发的特征。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家庭里,爷爷有脱发问题,爸爸也有脱发,那爸爸把携带脱发基因的X染色体传给儿子后,儿子出现脱发的可能性就很高。从基因的角度来看,这种遗传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会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而且,遗传因素导致的脱发往往有特定的模式。比如男性常见的雄激素性脱发,通常从额角开始,发际线逐渐后移,头顶的头发也会变得越来越稀疏。随着年龄增长,脱发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导致脱发的原因有哪些
荷尔蒙变化
荷尔蒙的变化也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原因。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对头发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比如说,在女性怀孕和分娩之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让很多女性在产后出现脱发现象。还有一些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正常,也可能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导致脱发。另外,雄激素中的二氢睾酮(DHT),它会和毛囊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让毛囊逐渐缩小,头发的生长周期缩短,最终引起脱发,这在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营养不良
当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时,头发的健康也会受到威胁。蛋白质是头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头发就会变得脆弱,容易断裂和脱落。铁元素对氧气输送到毛囊很关键,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脱发。锌元素参与身体多种酶的合成,缺乏锌会干扰毛囊的新陈代谢,不利于头发的生长。还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对头发的健康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长期饮食不均衡,挑食、偏食,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脱发。
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也会对头发造成不良影响。当人压力过大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像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干扰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让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然后脱落。很多职场人士,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就会发现自己掉发明显增多。另外,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比如亲人离世、婚姻变故等,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反应在身体上,也可能表现为脱发。而且,压力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睡眠不好又进一步加重脱发问题,形成恶性循环。